驱动力:“双千亿”工作点燃产业引擎
去年6月,厦门提出重点打造12条千亿产业链群,力争到2020年其中10条产业链群达到千亿规模;重点实施10个千亿投资工程,形成一批支撑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据此,“双千亿”工作成为当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两会上,政策的延续性得到了体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数次提及持续抓好抓实“双千亿”工作。其中,“新增计算机与通信设备、机械设备、文化创意3条千亿产业链群、累计达8条”等数据和表述,更是让代表委员们倍感振奋。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关键环节对其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而,针对筛选出来的12条千亿产业链群,要狠抓关键环节,做好扩链、强链、补链工作,推动提质增效。
市政协委员谢素原以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为例,该产业年均增速达30%,但关键环节龙头企业单一、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龙头企业是产业的灵魂,龙头优则产业优。”他表示,要在垂直领域整合上下功夫,继续突出带动效应,配套引进关联项目,重点构建完整产业链,同时发挥其带动作用。
当然,即便拥有完整产业链条,且上中下游每个关键环节都有龙头企业,产业同样可能因为产品升级换代而面临激烈竞争。“我们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成果转化。”市人大代表黄慧玲表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要紧跟产业方向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和服务保障。
代表委员们认为,厦门还应抓紧规划,布局适用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发展需求的新型计算系统,探索前沿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要发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存量企业的优势,引导它们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实现转型升级。”市人大代表黄永刚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厦门的优势产业,要积极引导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借力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的加速集聚体现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在市人大代表江孔雀看来,这就要加快发展步伐和结构升级,特别是要加快推进软件园三期等产业载体的开发建设。
令人欣喜的是,会场上的“好声音”,在会场外得到了呼应。作为厦门“双千亿”重要项目之一,软件园三期B地块52.4万㎡楼宇日前全部封顶,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竣工。与载体建设相匹配的是火热的招商工作。截至目前,福建中兴电子、上海百胜、巨龙信息、南讯软件等220多家产业企业意向入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抓好“双千亿”工作,推动厦钨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金鹭硬质合金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对此,民盟厦门市委员会建议,要立足实际情况盘活各项资源要素,加强产业布局引导,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此外,要提升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生活配套等,统筹公共配套协同发展。
吸引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活企业创新
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参照世界银行国际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标准,查差距、补短板,涉及“放管服”领域的指标细化到办理时间、手续数量、办理成本等方面。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布我国首个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厦门从22个试评价城市中脱颖而出,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
“营商环境就是社会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市人大代表李金山认为,政府效能的提升能够有效地转化为企业效益,要进一步加大“放管服”力度,比如,企业产权办理流程进一步简化提速,推动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等。
对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带来的便利,市政协委员张和辉有切身体会。作为鹭达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和辉随企业不断发展同时担任许多分店的法人代表。他说,近年来,刻制公章业务明显提速,办理后两个小时后就能领取。去年下半年,刻制印章业务还告别了纸质作业,“手机上提出申请和缴费后,再去窗口时公章已经可以领取了”。
事实上,厦门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不止于再造流程。据介绍,过去一年来,作为经济特区,因改革而生更因改革而兴的厦门实现新突破:取消、下放审批服务事项77项,理清、优化审批环节302项,实施“35证合一”,“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提升至93%,新版“i厦门”实现从网上办到掌上办。
市场主体获得感也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提升。市人大代表邓安征是厦门新科宇航公司业务一线的一名助理工程师,对厦门航空维修产业发展的好环境感触颇深。他说,厦门自贸片区持续推出“修理物品+保税仓库”监管模式等多项全国首创举措,相继获得海关特殊监管区外航空保税维修试点、区外保税维修项下出口业务退税等多项政策支持,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营商环境是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营商环境的好坏。”代表委员们认为,企业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晴雨表”“感应器”,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在厦门城市发展中意义重大。
市人大代表韩刃建议,政府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其中,尤其要继续加大扶持民营企业,重要的是“造血”,而不是“输血”。
“在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制定上,要从实际出发,考虑政策落实的方式及民营企业的合理诉求,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市人大代表杜明聪表示,要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税费负担,吸引外地民营企业来厦投资。
融资难是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对此,杜明聪认为,要对服务经济优化升级方面有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的财政救助,如成立政策性的救助基金,对区域内的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关键重点民营企业给予扶持。
凝聚力:跨岛发展与闽西南协同区建设带来新潜能
厦门早在2002年就提出“跨岛发展”的战略,多年来围绕一张蓝图干到底,并取得一定成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联结岛内外的除了传统的“四桥一隧”外,当地不仅在建第二西通道(海沧海底隧道)工程、第二东通道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还拥有了轨道交通1号线,并计划2020年建成3条“三向出岛”的骨干线,覆盖到跨岛发展的轴向。
交通设施跨岛布局,为实施跨岛发展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如今,集美新城与海沧新城初步形成集聚态势,环东海域东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马銮湾新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
不过,在代表委员们看来,岛内外现代化基础设施在完善、新城基地建设加快,但医疗、教育等资源分配相对不够均衡是个老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进跨岛发展的论述,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养老看病的难题仍然困扰着我们。”作为一名在岛外工作的医生,市政协委员李超深刻认识到资源不均带来的问题。他说,目前大部分优质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岛内,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都往岛内医院跑。李超表示,在扩建新医院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医疗培训等方式,大力提升岛外老牌医院医疗水平。这样的方式投入小,产出快,可以缓解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
市人大代表欧荔把关注点落在了旅游业。“旅游业也是推动厦门跨岛发展的一个很好载体。”她说,在岛内旅游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岛外其实是有后发优势的,重点是要各区找准自己的特色,避免同质化。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厦门除了做好自身的岛内外协调发展之外,也必须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中带头推进,发挥好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产业园区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城际轨道加快R1线建设,扎实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五市全方位对接协作。
“交通一体化是建设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先行领域。”市政协委员许黎明认为,首先要将轨道交通划分为国家、协同区、城市三个层次,再通过Ⅰ、Ⅱ、Ⅲ三类向下兼容的城际轨道网络实现融合发展,“协同区内空间范围尺度较大,要以旅行时间、服务频次的运营需求为出发点来保障轨道交通出行的竞争力”。
市人大代表蔡建春以工作所在的医院为例,60%左右的患者是非厦门地区的患者,承担着大量来自周边地区的就诊工作。因而,他建议,在与漳州、泉州、龙岩等周边地区的合作中,厦门可以发挥自身在医疗资源上的优势,与周边城市建立“医联体”,共同推动医疗资源的互惠互利,提升群众的医疗服务。
欧荔表示,在建设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中,旅游同样是其中一部分。她认为,闽西南各市各有自身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可以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市政协委员梁明煅则从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来考虑。他认为,厦门应当引领错位发展,携手推动基础设施、产业链群、两岸交流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形成基础设施快捷联通、产业发展合理分工、平台政策共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推动协同发展区连片发展,实现闽西南五市高质量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