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美称,有工业的地方就有模具,无论是个性化定制的金银首饰,抑或是批量生产的日常用品,都离不开模具,模具更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关联度高,也是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有数据显示,模具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比例大约是1:100,即模具产业发展1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00亿元。厦门机械、电子与泉州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当地相对发达的模具行业是分不开的。
拥抱新技术、推动产学研项目合作
据了解,去年厦门模具行业实现总产值约为人民币100亿元以上,其中纯商品模具为人民币40亿元。厦门的注塑模具和冷冲模具在国内拥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中小型精密塑料模具和精密冷冲压模具已进入全国模具行业前列。一批模具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一些模具产品已为国际一线品牌提供配套,如波音飞机、宝马汽车、奔驰汽车等国际一线企业。厦门模具行业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在一些细分产品领域精耕细作,如固态硅胶模具、液态硅胶、电源线包胶模具等,初步培育了一批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模具企业,如宏发电力电器、路达、唯科等。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指出,只有模具行业发展了,我们的相关产业才能有发展的坚实基础。模具行业发展到今天,也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模具行业要想不被颠覆,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积极引入数字化设计、数控加工,3D打印、智能机床、高精度三维测量设备、增强现实(AR)以及机器人技术等,加快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
会上,还举行了多个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厦门理工学院与瑞之路(厦门)眼镜科技、厦门五星珑科技先后签订产学研项目合作协议,分别是“面向光学镜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建模及智能生产解决方案”“基于激光选区熔化的塑胶成型复合模具技术开发”。厦门市模具行业协会分别和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模具技术人才培训合作协议,与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签订了融资租赁合作协议;厦门模具工程公共服务技术中心和福建三和兴模具材料签订模具行业供需合作协议。
达成合作意向
三地模具行业强强联手
对接会上的另一个“重头戏”——厦漳泉模具行业协会就深入开展三地产业合作,达成了三方合作协议。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集聚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出现了长三角齐头并进、环渤海协同发展、川渝强势跃升、华中“群雄逐鹿”的局面,而我省模具行业存在产业规模小、产业集聚度低、高端化产品不足等问题,难以与上述地区相抗衡。通过厦漳泉携手合作,可有效激发区域活力,提升闽南金三角区域影响力。会上,三地代表纷纷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产业对接会,着眼于全局和长远发展,促进厦漳泉强强联手,在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三地模具行业加强合作,推动区域联动,整合区域资源,促进三地模具行业共同发展,力争在国内产业格局内占据一席之地,打造东南模具产业基地。
厦门市模具行业协会林敬捷会长表示,希望厦漳泉模具行业加强协作,深化合作领域,拓宽合作渠道,力争将厦漳泉打造成国内领先的模具产业集聚区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模具产业基地。泉州模具工业协会陈经纬会长也指出,在厦漳泉模具行业合作中,厦门可以凭借模具市场、人才、技术的领先优势,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带动作用,为泉漳提供辐射支持;泉州、漳州除参与闽南模具行业互动外,更要结合当地产业需求,提高本土模具水平,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本次对接会的召开,是厦漳泉产业合作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将对促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产业合作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交换名片、互加微信、相邀参访……对接会上,来自我市的11家模具企业展示出了他们的拳头产品,与参会各方代表进行深入而有效地探讨和交流。(记者李晓平)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福建热点新闻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