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欧盟经济也陷入危机,世界经济前景不明,中国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正逐步蔓延实体经济,环保产业也同样难以避免受到影响。环保产业是个新兴产业,在危机面前又是一个十分脆弱的行业。早在去年原材料暴涨时,一批生产机械设备的环保企业就已经承受了涨价的巨大损失,当前的危机也已经直接影响到环保企业实体,这场危机,对环保实体企业也是一回生死考验。 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①政府环保执行力不断增强,两项污染减排约束性目标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政策减排和责任减排等五项措施的实施,有力促进了烟气除尘脱硫和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②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的决定中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③政府启动4万亿巨额投资拉动内需,生态环境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家将在今后三年内筹集1万亿投入环保事业,给环保产业带来新的一轮发展机遇。所有这些都标志着环保产业将在未来的数年间强势逆流而上,实现快速稳定增长。
加快福建省环保产业市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打造环保领域大企业、大集团
巩固和发展现有环保骨干企业,鼓励企业采取资本运作、融资扩股、兼并重组等形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企业自身实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和一批产值超过10亿元的环保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壮大环保产业总体规模。根据地方优势,建立以烟气除尘脱硫为重点的废气治理和环保设备产业基地;建立固体废物设备生产和技术示范基地;建立紫外C技术设备生产和膜技术设备生产基地;建立环保型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立以BOT为运作方式的城镇污水处理、垃圾综合处理处置及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产业链;在代理、引进消化进口产品的基础上,建立环保仪器仪表国产化产业链以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零排放技术产品生产基地等。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
相关部门每年都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污染治理技术等领域筛选环保技术需求,推荐性价比具有优势、经济适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用以引导企业引进国内外的环保制造业、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我省环保企业应充分利用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即“6?1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即“9?8”)和国家环保展等平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开展项目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巩固与美国、欧州、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技术合作,消化吸收新技术、拓展新业务,并加强与港澳台环保产业的合作。
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拓展环保市场
环保产业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环保服务业,工程设计施工、工程承包、市场流通、环境信息、运营管理都属于第三产业。要注意培育一批具有环保工程专项设计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和环保设施运营管理资质的环保工程公司。获得这些资质才俱备环保市场准入条件,这也是做大做强我省环保产业的重要一环。截止2008年12月,我省持有国家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的单位共39家。运营范围覆盖了有关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办法所规定的7个专业类别,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除尘脱硫、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除外)、生活垃圾和自动连续监测,其中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专业类别为主。获得国家环境工程专项设计资质单位共32家,范围覆盖了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和物理污染防治工程等四大专业类别。引导环保企业在做好工程的同时,提升工程设备制造能力与水平,在巩固发展现有污染治理市场的同时,拓展农村城镇环保市场;在做好省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省外市场,主动进入海外市场。
依靠科技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上,国家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指出,我国30多年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历程,也是环境科技不断进步的历程。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的“加大四个方面的自主创新力度”中,很多都与环保产业有关。如,“制订发布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和工程技术规范,筛选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发布相关技术指南,发布国家鼓励和限制发展的环境技术、装备目录,大力加强环保设施运营资质审核、注册环保工程师管理工作”、“加大环保科技推广示范力度。有针对性地遴选先进成熟的环境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推广示范,鼓励环保科研院所、企业、各类高校和环境科学学会、环保产业协会参与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等。环保产业要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姻,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产业化,满足市场需求;借助政府的支持和经费补助,逐步建立一批省级、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促进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我省环保企业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一批企业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哈工大、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福建龙净环保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要继续推动产学研合作活动,鼓励企业创新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强对环保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人才短缺是阻碍环保产业发展的又一个瓶颈。目前,最主要工作是加强现有数万环保产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二是要吸收一批大学毕业生,自己培养造就人才。当前的经济形势已经影响了今年的毕业生就业,但强势逆流而上的环保企业却是人才需求的潜在市场。目前,我省一批环保骨干企业已成为具备了吸收较高层次人才的条件,甚至有了一批博士后工作站;三是企业内部要建立良性的用人、留人环境,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人,用良好的机制留住人,用优秀的企业文化陶冶人,营造宽松的重视人才的环境,让他们安心工作,发挥潜能、创造价值。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